2010年,全省财政“三农”支出1488.2亿元,增长16.9%。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累计兑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惠农补贴超过140亿元,有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围绕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大力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投资14.7亿元完成15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18.5亿元对156万亩耕地进行规模整治,投资71.1亿元支持水利设施建设,奖励产粮大县18.4亿元,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为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087.4亿斤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合运用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等资金,支持畜牧业、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了农业和农产品竞争力。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对292家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实施奖励,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信阳等15个市县启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探索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筹资新机制。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在16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据钱国玉代表介绍,2011年,河南财政部门将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改革发展步伐。一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幅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规模,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扩大重点县实施范围。大力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前一年完成2010-2012年规划的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较大幅度扩大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补助规模,继续推进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消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健全对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二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统筹运用有关农业专项资金,围绕推动种植业结构加快向果蔬花卉园艺调整、大农业结构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加快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扩大覆盖地区,推进筹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继续实施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的奖励政策,促进贷款向农村倾斜。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规模,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制度,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一卡通”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惠农补贴发放机制。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财政扶贫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财政奖补比例提高到50%。积极支持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户用沼气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确保按时完成第二批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安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