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财政局网站!

关于焦作市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焦作市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6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6,在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基础上,财政收支增幅较高,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市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全市一般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2910万元,为预算的105.6%,增长23.3%,增收70424万元。

分级完成情况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7384万元,为预算的106.2%,增长22.2%,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34.2%(收入详细情况见预算执行情况表);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5526万元,为预算的105.3%,增长23.8%,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65.8%

分项完成情况

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68202万元,增长22.9%,增收50044万元,税收增量首次突破5亿元。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完成199165万元,增长15.4%,增收26647万元,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契税、资源税等小税种完成69037万元,增长51.3%,增收23397万元。

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04708万元,增长24.2%,增收20380万元。

组织收入工作中,正确处理扩大收入规模和优化收入结构的关系,严格依法组织收入,挖掘税收征管潜力,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72%

⑵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77791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收入372910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171487万元、调入资金9003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47935万元,全市收入总计505465万元,加上上级追加和上年结转,全年实际下达支出预算591642万元,完成5777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7%,增长26.3%,增支120260万元。

分级完成情况

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729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3%,增长25.6%,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32.4%(支出详细情况见预算执行情况表);县市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9049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2%,增长27.2%,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67.6%

法定支出完成情况

初步计算,2006年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7.2%,教育、科技、农业支出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符合法定增长要求。

教育支出完成74716万元,增长29.7%;

科技支出完成7651万元,增长17.3%;

农业支出完成26924万元,增长17.5%

2.全市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864万元,增长26.1%;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8958万元,增长82.8%,主要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和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支增加较多。

市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389万元,增长36.3%,占全市基金预算收入的84.8%;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4411万元,增长91.5%,占全市基金预算支出的75.3%

全市预计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目前正在汇编收支决算,待与省财政厅结算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情况

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全市财政实际落实七项惠农补贴8620万元,其中:兑现粮食直补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7137万元,落实小麦、玉米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1050万元,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433万元,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保证编制内教师工资按国家现行规定标准发放的同时,全市财政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888.7万元,春秋两季资助学生15.5万人次,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问题。落实3310万元支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全市财政落实7012.4万元,试点范围扩大到各县市,参合农民达到198万人,补助标准由每人20元提高到40,初步建立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问题的制度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全市财政落实1512万元,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45万低保对象受到资助。落实2037万元,保障五保户基本生活,加强敬老院建设,集中供养率达到25.9%。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177.8万元,2964人受到扶助。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市财政落实20424万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落实3840万元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落实950万元支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农村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开展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落实194万元,对农工免征农业税,免除农工承担的类似“乡镇五项统筹”收费,减轻国有农场农工负担,增强国有农场活力。

(三)支持和谐社会建设投入情况

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全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支出48729万元,增长49.2%。落实就业再就业资金6893万元,4.17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落实645.3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城市低保最低补差标准,4.58万低保对象按标施保。安排专项补贴资金36万元,落实“双困”家庭廉租住房补贴。

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全市财政医疗卫生支出23100万元,增长50%,其中:市级支出6287万元,增长16.7%

增加文化事业投入。全市财政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6582万元,增长15%

增加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救助投入。市级财政落实510.5万元奖、助学金,资助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4135人次,初步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增加环保治理和生态建设投入。投入11425万元,用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争取中央和省环保专项资金2560万元,市本级安排环保专项资金4000万元,支持了52个环保项目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774万元,为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

增加平安焦作建设投入。全市财政公检法司支出36619万元,增长26.5%。市级安排6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平安焦作建设。

落实石油价格改革补贴。分两次对国有林业、渔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和出租车5个弱势或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贴974.2万元,缓解了油价上涨对这些行业的影响。

(四)支持经济转型投入情况

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市级财政安排工业强市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重点企业自主创新和工业集聚区建设。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市级财政筹措企业关闭破产补助资金1128万元,落实特困企业解困资金3100万元,分离企业办社会补助1902万元,向上级争取1565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出口创汇。

促进旅游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市级财政筹措1166.9万元,支持云台山等景区景点旅游工程建设和宣传促销。落实出口退税8290万元,支持企业扩大出口。

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级财政筹措9.5亿元,支持了河道治理、城市道路大修、广电中心、“两馆”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五)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投入情况

落实转移支付。市对县市区及时落实一般转移支付21753万元,比上年增加10108万元。

积极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上级“三奖一补”奖励资金7225万元、县域经济发展奖励资金4000万元,筹集开行贷款资金2亿元,全力推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进程。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财政筹措50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支持优质农副产品深加工,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投资2463万元,用于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

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解决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及时拨付分红补贴885万元和保值储蓄补贴1248万元,支持农信社增资扩股;争取供销社政策性挂账补贴1993万元,优化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

财政综合改革继续深化。政府债务管理创出新路子,率先在全省试编政府债务预算;全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机制,全年审核项目337项,审核资金19.1亿元,审减金额2.3亿元,审减率11.9%;扩大绩效评价范围,评价总金额达到1.97亿元,花钱问效的绩效意识正在形成;国库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市本级288个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县市区也全面实行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更加完善,采购规模达到15.7亿元,采购总量和采购比例连续八年位居全省第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实施。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从200671日起,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并相应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政策,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社会保障对象收入水平。全面清理整顿公务员津贴补贴,建立并逐步完善津贴补贴发放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改革与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市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不高,财政困难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强;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越权减免税和偷逃骗税行为仍不同程度存在;历史欠账多,债务负担重;部门预算需要进一步细化,部分项目安排滞后,

财政资金不足与浪费并存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研究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一)2007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2007,全市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财政收入具备稳定增长的经济基础。但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需要增加支出,增支压力很大。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九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认真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收入结构,确保法定和重点支出,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着力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增加“三农”投入,落实惠农政策,着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焦作、奋力走在中原崛起前列提供财力保障。

(二)2007年预算安排政策要点

积极稳妥安排收入计划,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略高于生产总值增幅。

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

教育、科技、农业支出按法定要求增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大惠农补贴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

加大文化、公共卫生支出。足额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所需经费,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

(三)2007年一般预算收入指导性计划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等因素,2007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指导性计划按增长15%安排。

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妥善安排本级收入预算增幅。

(四)2007年市级预算安排

1.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46500万元,增长15%

市级税收收入安排121480万元,增长17.5%,主要是万方、轮胎、化电等骨干企业发展将带动收入增长。

市级非税收入安排25020万元,增长4.1%

2.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66220万元,增长21%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146500万元,加上体制结算收入18720万元、调入资金1000万元,扣除列收列支项目24220万元,市级可安排的收入为142000万元,全部安排支出。

工资福利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7768万元,34.8%,增长36.4%

商品和服务支出5864万元,3.5%,与上年持平。

专项支出102588万元,61.7%,增长14.6%

3.市级重点项目安排情况

2007,市级新增财力主要用于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法定和重点支出增长,其他专项支出大体维持上年水平,支出安排很满,执行中将从紧把握(各支出科目安排详见预算草案)

除人员和公用支出按规定增长外,重点支出安排情况:教育支出22251万元,增加7149万元,增长47.3%;科技支出2397万元,增加552万元,增长29.9%;农业支出7778万元,增加1532万元,增长24.5%;医疗卫生支出8706万元,增加1634万元,增长2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44万元,增加518万元,增长10.5%

三、2007年财政工作重点

2007,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按照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统筹兼顾,突出民生,完善管理,务实进取,努力实现财政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收支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依法治税。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完善零星税源征管,促进税收经济协调增长,提高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减免税、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

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继续清理规范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非税收入项目。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基金预算。

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坚持均衡支出,确保法定和“十件实事”等重点支出需要。

(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2007年春季开学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同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继续对农村中小学贫困家庭和享受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学生“零费用”上学。

确保编制内教师工资按国家现行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筹措资金更新配置农村中小学课桌凳,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三)增加医疗和社会保障投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增加就业再就业投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财税扶持政策。

足额安排补助资金,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扩大到各城区,并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

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继续调高养老金标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完善城镇低保制度,将农村低保最低补差标准提高到不低于40,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45%

完善以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为主要资助手段的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困难家庭子女通过政府资助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落实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基层政法机关办公办案条件,促进平安焦作建设。

(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

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探索建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激励约束机制,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农业税尾欠,继续执行暂不清收政策。创新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全面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基本完成国有农场农工减负、分离场办社会职能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任务。

(五)强化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

继续实施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七项惠农补贴,确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运用综合政策措施,加快优质粮食与加工基地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集中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推动科技富民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六)完善促进经济转型财政政策,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落实鼓励自主创新财税优惠政策,完善财政扶持机制,继续支持优势行业重点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外向型经济,加快提升优势行业竞争力。

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扶持力度,提升基层财政保障水平。积极落实资金,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发展。支持县市农业产业化、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引导资金,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落实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扶持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煤炭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加大煤炭资源开发保护力度。筹措资金支持实施退耕还林、污染防治等,改善生态环境。

(七)强化财政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政统一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全面澄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

细化部门预算,编制综合预算,统筹安排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将政府投资项目全部纳入投资评审范围,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强化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2007年各县本级要编制政府债务预算。

对各县市区2007年财政收支预算进行全面审查,督促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农业、教育、科技支出预算,确保农业、教育、科技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健全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相结合的全程财政监督机制,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监督,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支出的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厉行节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做好2007年财政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九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坚持为民、务实、进取、廉洁,依法科学理财,自觉接受各级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努力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焦作步伐、奋力走在中原前列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