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财政局网站!

李阳组长全省财政反腐倡廉会上的报告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扎实推进财政部门反腐倡廉建设

——在全省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09227日)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四次全会和全国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今天,我们召开全省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总结2008年全省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安排2009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任务。厅党组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党组会审议了工作报告,今天在郑的厅领导全部出席会议。各省辖市、各有关县(市)财政局长、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厅机关处以上干部、厅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廉政监督员参加了今天的大会。刚才,厅党组书记、厅长钱国玉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在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一、2008年全省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回顾

2008年是我们国家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财政厅机关和全省财政系统最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三次全会和全国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我们面临的各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破解难题,沉着应对,特别是围绕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认真分析财政厅机关和全省财政系统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结合厅机关出现的典型案件,查找腐败易发多发的环节,着力构建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内控机制,确保权力的规范行使和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在财政工作中贯彻执行,为财政改革和公共财政各项政策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建设?瘛⑽袷怠⑶辶牟普刹慷游椤?span lang="EN-US">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去年7月份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开展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厅机关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边学边思、边学边查、边学边改,把重点放在破解影响财政科学发展难题、创新财政科学发展机制上,确定了以建立有利于财政科学发展的六项机制为重点的总体思路。同时,厅党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党风廉政建设,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思路:以构建财政惩防体系为重点,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财政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河南财政政策和规章制定、财政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财政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财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之中,强化责任、教育、制度、监督、惩治、预警“六个机制”建设,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厅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和保障了财政管理、改革和发展。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构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厅党组联系机关出现的案件和财政工作实际,选择各种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省财政系统处(局)长党风廉政建设及公共管理研修班,特邀财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贺邦靖同志和副部长王军同志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开展了全省财政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演讲比赛活动。组织开展了全省财政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反腐倡廉建设”知识竞赛,在河南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了“科学发展观与公共财政”知识竞赛决赛活动,河南卫视进行了专题播出。组织党员干部到监狱听职务犯罪的犯人现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片,给党员干部发放廉政格言和案例分析简报,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办好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网,开设“财政干部勤政廉政论坛”专题栏目,组织处级干部撰写廉政论文150多篇,促进了财政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针对财政厅机关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情况,党组决定在机关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构建廉洁高效、文明和谐机关”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填报9种《对照检查表》345套,对干部作风和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切实解决了长期困绕厅机关的借人、借车和“小金库”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建立健全了一批规章制度,有效堵塞了孽生腐败的漏洞。对长期脱离工作岗位连续旷工超过15天的人员予以辞退,警示教育了全厅党员干部,增强了廉政勤政的自觉性,强化了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厅机关公务人员全年主动上交礼金、购物卡等共计人民币20多万元。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推进财政部门惩防体系建设

中央《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后,厅党组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及时作出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一方面着眼于源头治本,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制度防线。根据省委落实《工作规划》分配给财政部门牵头的9 项任务和37项配合任务,研究制定了《中共河南省财政厅党组关于落实《<河南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分工方案》牵头任务的实施意见》,根据各处(室、局)工作职责,进行了任务分解,确定了厅领导和处室两级责任主体及配合单位,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另一方面着眼于自我完善,构建财政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制约防线,制定了《中共河南省财政厅党组关于推进财政厅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0082012年工作任务实施意见》,将厅机关任务进行了分解和部署。厅机关专题教育活动中,坚持边整边改、纠建结合,着力在构建四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上狠下功夫,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制度体系、财政资金分配、支付与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机关内部运转管理制度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新制定制度33项,完善制度13项,正在逐步出台。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了财政惩防体系建设五年工作规划和有关制度,有力推进了财政反腐倡廉建设。

(三)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加强了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把严肃政治纪律、维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权威、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财政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力度。一是保障十七大精神在财政政策措施中得到贯彻落实。组织开展了对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强“三农”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健全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等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十大实事”。牵头做好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和“两免一补”工作,组织23个督导工作组深入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补贴款按时发放。三是组织开展了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对9个省辖市进行了重点检查,进一步强化制度,严肃纪律,避免了“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四是开展了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13个经济困难县20062007两年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共查出违规违纪资金6600多万元,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处罚和处理。五是加强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召开了全省财政系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和加强资金监管工作座谈会,对中央新增扩大内需资金监管工作认真安排部署。各级财政部门行动迅速,加强了对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管,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认真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做好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办工作

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严格信访工作程序,对批转承办的信访件指定专人办理,妥善处理信访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实名举报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厅办理群众来信21件,接待群众上访5人次,来访群众比较满意。驻厅纪检组办理信访举报26件,其中上级转办件5件,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了认真处理。

针对省政府纠风办批转涉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问题的35起政风行风案件,安排各省辖市财政局认真办理。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深入细致地进行取证,认定主要责任人,对查证属实27件全部予以纠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处理,其中党纪政纪处分2人,确保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五)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持续深入

一是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入。制定和完善了省级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办法、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办法、财政性资金结余管理办法、部门预算编制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完善了转移支付办法。二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省辖市已将改革覆盖到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性资金,126个县(市、区)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占县级总数的80%。省级102个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完善了国库资金动态监控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为加强财政国库基础工作管理,积极防范财政资金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收支两条线”制度不断完善。200811日起对省直机关的资产出租出让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和规范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对省直63个部门51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报经省政府批准,清理取消和降低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56项。四是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采购规模和范围继续扩大,逐步建立起“管采分离、政事分开”的管理体制,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在财政部门设立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16个省辖市设立了集中采购机构,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认真组织开展20062007年度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督促予以解决。五是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善了资产购置预算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实现资产购置预算与部门预算的有机结合。加强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明确了资产处置收入的上缴程序,制定了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六是积极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了村级经费财务管理和集体资产管理。积极稳妥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六)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

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健全“一把手”负责制,层层推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廉政谈话、民主生活会和定期打招呼会等廉政建设制度,从厅机关和厅属各单位公开推荐选拔廉政监督员33名,进一步加强了监督工作。对干部选拔任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确定和重大资金分配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的管理、资金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对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等实行公开招标,对黄淮四市发展专项资金由省直部门专家和纪检监察人员封闭式评审分配。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厅门户网站建设,畅通公开渠道,完善了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在厅门户网站上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编排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相关内容,公布了查询电话和邮箱,开通了咨询热线电话,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咨询答复和信访办理,畅通了监督渠道

(七)加强财政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和服务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各级财政纪检监察部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维护纪律,不断加强纪检监察能力建设,积极协助财政党组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形成了财政部门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一是健全责任机制。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两责”,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紧紧抓住目标制定、监督检查、年度考核和责任追究重点环节,层层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目标到位,责任到人,把工作责任目标化,把工作目标责任化。二是主动组织协调。加强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召开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检查汇报会,督促各单位对照年初责任目标进行认真检查,不断完善责任制考核机制和办法,把责任制执行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调动了党员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三是加强系统指导。坚持上下联动,以工作部署、情况报告、深入调研、监督检查等形式,加强协调指导和沟通联系。在去年各省辖市纪检监察部门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新情况下,加强同纪检监察部门和财政局的沟通,合理调整、充实、安排纪检监察干部,为加强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奠定组织基础,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较好完成。

2008年,全省财政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服务与保障。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突破2000亿元,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也有所提高。财政厅被评为“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反腐倡廉教育还不够深入,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还需要深入,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还需要不断强化等。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二、2009年全省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9年,全省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四次全会、全国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加强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以推进财政改革、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财政反腐倡廉建设;以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先导,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风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全省财政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的纪律。严明政治纪律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至关重要。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和宣传,促使广大财政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纪律保障机制。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予以惩处。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坚持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着力保障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加强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防冷消滞、保暖促长”和“应挑战、抓机遇,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打基础”的要求,各级财政尤其是监督监察部门,要组织开展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专项检查,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对中央及地方投资和国债资金的监管工作。要增强工作透明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乐沟退街馗唇ㄉ韬兔つ糠⒄垢吆哪堋⒏呶廴尽⒉芄5南钅浚乐垢憷兔裆瞬频?ldquo;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决查处“豆腐渣工程”。二是保障推动重大财税政策改革顺利进行。密切关注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增值税全面转型等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安排专项检查调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推进税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三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和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三农”、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民生投入的监督检查,突出对省委、省政府“十大实事”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两免一补”资金的监管,积极促进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试点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保证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加强财政监督和行政监察。组织开展对扩大内需资金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跟踪问效全程监督,重点从资金流向、配套资金落实、项目资金拨付、财务管理和使用效能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以资金流监督为切入点,前移监督关口,严格落实资金来源,细化项目支出,严把资金投向,尤其是加强对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调拨、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事项的监督,用党纪政纪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财政部门的贯彻落实。

(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财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财政部门党组要确立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地位,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财政工作的整体格局之中,与财政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重点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所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财政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尤其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一是要按照省委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主要领导要带头讲党课,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引导财政干部深刻检查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狠刹“奢靡之风、浮躁之风、贪占之风、跑要之风”,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推进思想作风建设;二是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作为各级财政部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认真检查分析,切实进行整改,发挥党组的表率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三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多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践行宗旨,积极研究和解决财政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继续加强财政体制机制创新;四是财政部门要带头过紧日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事,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严格控制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会议等经费支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出国(境)旅游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认真解决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问题。

加强效能监察,深入推进“两转两提”。认真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AB角工作制和责任追究制,建设文明服务、廉洁高效的财政部门。健全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软件管理系统的监督监察功能,加强运转效能的监督管理,扩大“金财工程”建设成效。加强对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实行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规范其服务和收费行为。

加强对财政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干部在党性和作风修养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把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树立和维护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认真抓好财政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财政廉政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各级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的必设内容,同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结合起来,坚持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等项制度,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洁从政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财政部门秉公理财、廉洁服务的良好形象。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提高财政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财政文化、廉政文化的建设与融合,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在财政干部培训班上讲好一门廉政教育课;办好一个反腐倡廉建设网;增添一批廉政文化景观设施;举办一期处长、局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培训班;举办一次反腐倡廉建设论坛活动;汇编一本财政部门惩防体系建设资料,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严格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着重抓好以下工作:(1)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等行为。(2)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从业、投资入股、到国外定居等规定和有关事项报告登记制度,严禁发生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行为。(3)治理违规组织集资合作建房、超标准建房、在风景名胜或公园区建房等问题;纠正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发放住房补贴、多占住房、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住房或以劣换优、以借为名占用住房等问题。(4)严禁领导干部利用和操纵招商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5)严禁领导干部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财政部门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把严格执纪与必要的组织处理结合起来,着重解决领导干部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廉洁自律工作的成果。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做好廉政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为加强廉政监督奠定基础。

(四)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财政部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重点查办发生在财政部门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中的案件。结合财政部门特点,严肃查办以下几个方面的案件:利用资金管理分配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干部任免权进行贪污、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权色交易的案件;利用工作便利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案件;干预招标投标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失职渎职,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对于任何腐败行为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及其亲属和特定关系人非法所得的追缴力度。

建立健全查办案件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查办案件工作。各级财政党组要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大力支持财政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工作,财政有关职能机构要积极给予配合。坚持财政纪检监察部门与财政监督部门以及相关执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协作办案制度。认真执行关于严格依法依纪办案的规定,严格规范办案程序,正确使用办案措施,切实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完善重大案件逐级上报和通报制度,加强案件剖析,认真研究案发规律,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深入开展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机构监督管理的执法职能,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继续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严重违纪和犯罪档案查询系统。规范中介机构的代理行为。加强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等市场中介组织的诚信体系建设和执业监管,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

(五)加强对财政部门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包括责任、教育、制度、监督、惩处、预警、改革等内容的惩防腐败制度机制,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逐步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促进财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和领导行为的规范。

加强对各级财政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财政部门的纪检监?旃ぷ鳎贾瞻讯粤斓及嘧雍土斓几刹康募喽阶魑氐悖币岢窒蚺沙黾图旒嗖旎鼗惚üぷ鳎鞫∨沙黾图旒嗖旎氐墓ぷ髦傅己筒榘彀讣闹С帧<忧慷悦裰魃罨帷⑹鲋笆隽⒔朊闾富昂秃戎贫嚷涫登榭龅募喽郊觳椤Q细裰葱械吃绷斓几刹勘ǜ娓鋈擞泄厥孪睢⒘富昂投ㄆ诖蛘泻艋岬戎贫龋偈沽斓几刹恐矣谥笆亍⒘喾罟;剿骷喽焦乜谇耙频姆绞胶屯揪丁W胖丶忧慷怨岢孤涫档车氖叽缶瘛⒅葱忻裰骷兄啤⒙涫档撤缌ㄉ柙鹑沃啤⑶谡⒏刹垦“稳斡谩⒅卮缶霾摺⒅卮笙钅咳范ê椭卮笞式鸱峙涞确矫娴募喽健W橹沟痴斓几刹烤迷鹑紊蠹乒ぷ鳎圆糠值ノ涣斓几刹拷猩蠹啤?span lang="EN-US">

建立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开展以权力“搜索”、监督定位、规范流程为重点的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明确事项,完善制度,按章办事,加强对权力的界定、规范、制约和监督,不留“死角”,建立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的执法监察。巩固发展2008年专题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对制度拟制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清理“小金库”、借车、借人等情况的“回头看”。

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选拔程序。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坚持任前公示制度,健全和完善督查问责制度、干部考核奖惩制度、干部作风评议制度,改进考核方法,防止、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加强行政监察和外部监督。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督促财政干部依法理财,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加强廉政监察,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强化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积极开展效能监察,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动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积极推行特邀财政监察员制度,拓展社会监督效果。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监督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大力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政务公开的领导办事机构和相关制度,“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开事项和公开渠道,统筹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分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加强政务公开信息平台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各级财政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政务公开实施情况的执法监察,督促落实相关要求,积极推进财政权力公开透明地运行。

(六)推进财政改革和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落实财政部门承担的各项任务

按期完成牵头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分工任务,结合财政实际,下大力气抓好本级财政惩防体系五年规划的实施工作,着力做好牵头工作:(1)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部门预算改革延伸到基层预算单位,完善支出标准体系,扩大绩效考评试点。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2)健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省所有县(市、区)年底前要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所有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逐步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健全覆盖各级财政的动态监控机制。组织开展全省财政(务)资金支付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活动,严防因国库资金管理制度缺乏和监管不严出现违法违纪案件。继续推行公务卡制度。(3)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大力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将经批准设立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4)推进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完善制度体系,加快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监督处罚工作机制。(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严厉查处乱发津补贴等违规违纪行为。(6)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全面开展对“小金库”问题的专项治理。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督检查和投资评审。(7)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严格控制新建楼堂馆所,纠正超预算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积极探索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8)推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改革。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和企业运行成本。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压缩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用、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务定点饭店管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含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的薪酬管理。(9)继续开展投资评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和源头治理腐败作用。

加强财政部门政风行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健全财政系统政风行风监督体系,努力建设服务型的财政部门。继续开展“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加强财政基层建设,开展全省乡(镇)财政所政风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和基层优秀服务窗口创建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涉及财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政风行风案件的查办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加强厅属单位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强对厅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加强厅属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认真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七项要求”。继续做好拍卖行、财联公司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加强对企业改制、资产评估、资产转让等重大事项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加强厅属学校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学校招生、基建、采购、财务、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后勤管理的监督和审计。

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做好协办工作。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治理、征地拆迁、涉及民生的基金资金监管、税费价格改革、医疗医药体制改革、治理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中介组织监管、清理规范评比达标活动等社会关注程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各项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开展全省乡村财务集中清理和规范管理活动,分阶段开展清财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突出财政纪检监察工作特色,着力加强全省财政纪检监察系统的自身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重任,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十分必要。财政纪检监察部门肩负着为财政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过去的一年里,全省财政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认真落实省纪委全会的工作部署,为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落实提供了有力服务和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财政党组要全力继续支持财政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财政纪检监察干部。各级财政纪检监察部门要紧紧依靠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部门党组的领导,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财政反腐倡廉建设持续深入,确保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要服务于财政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放在推动财政科学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既要确保财政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完成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的任务,又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执纪执法职能,勇于为财政工作排忧解难,消除“中梗阻”,确保全省财政系统上下政令畅通,提高服务、保障和推动财政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增强宏观意识,把握全局,了解世情、懂得国情、掌握省情、结合地情,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刻领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意义,坚持把为民理财、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做好忠诚“卫士”,坚持守土有责。要认真落实中纪委、省纪委安排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按照“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促使财政纪检监察干部真正做到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正确处理严管和厚爱的关系,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要通过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推动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保证中央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业务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党性不强、作风不正、执纪不严以及其他党风政风方面的问题,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真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 根据年度统计来看,有的省辖市财政局纪检组几年来没有办理一件信访举报,多年没有查办一起案件,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履行监督职责,着眼于发现、解决和处理问题,该办理的要办理,该立案的要立案,如果对于一些问题不调查、不处理、不报告,那就是失职,就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科学谋划工作,坚持求实创新。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反腐倡廉建设的正确思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能力、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政策措施。要深入理解和落实财政厅党组关于构建完善一个“体系”、确保两个“安全”、坚持三个“贯穿于”原则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全省财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保障、促进科学发展和财政管理改革来谋划财政反腐倡廉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重点推进。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落在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上,落在教育和引导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廉洁奉公上,把处理人与教育人、挽救人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全面协调的要求处理好财政惩防体系建设“两道防线”的关系,既要下大力气推动构筑公共财政制度防线,承担社会责任,又要认真推动构筑自身权力运行制约监督防线,加强廉洁自律。要紧紧围绕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财政纪检监察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坚持讲原则、做实事、重实效。

(四)加强自身修养,坚持提升能力。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财政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各级财政纪检监察部门,要善于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财政改革发展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有效监督的能力、查办案件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切实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监督,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恪尽职守、秉公执纪的职业操守,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各项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洁身自好,要有良好的操守和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可亲、可敬、可信,切实维护纪检监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要加强对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指导,加强市、县财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要结合纪检监察派驻部门实行统一管理的实际,着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积极协助驻在部门党组做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夯实财政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基础。

同志们,财政反腐倡廉建设事关全局,任重道远。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开创财政部门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