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要 分 析
二月份,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资源和资金统筹,继续落实好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努力服务保障各项支出需求,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1、财政总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0.45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14.96亿元,同比增长32.2%,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37%;上划省级收入0.24亿元,同比下降34%,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0.6%。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25亿元,同比增长28.7%,增收5.62亿元。
收入结构情况:税收收入完成16.58亿元,同比增长15.9%,增收2.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5.7%,其中:主体税种完成10.26亿元,同比增长23.6%,占税收的61.9%;小税种完成6.32亿元,同比增长5.2%,占税收的38.1%。非税收入完成8.67亿元,同比增长63.0%,增收3.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4.3%。
分级次情况:市级完成3.53亿元,同比下降9.2%,减收0.36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4.0%,其中:市直完成1.65亿元,同比下降23.4%;示范区完成1.87亿元,同比增长8.7%。四城区完成6.94亿元,同比增长43.3%,增收2.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7.5%。六县(市)完成14.78亿元,同比增长35.6%,增收3.8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8.5%。
全省收入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3.02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5.32亿元,同比增长14.3%,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9%。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43亿元,同比增长7.2%,增收0.6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收入完成8.2亿元,同比下降4.4%,减收0.37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级完成2.63亿元,同比下降53.3%,减收3.01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27.9%。六县(市)完成6.79亿元,同比增长115.6%,增收3.64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72.1%。
(二)财政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2亿元,同比增长11%,增支3.79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64亿元,同比增长10.4%,增支0.9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2%,其中:市直完成6.47亿元,同比增长4.9%;示范区完成3.17亿元,同比增长23.9%。四城区完成6.15亿元,同比增长13.9%,增支0.75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6.1%。六县(市)完成22.41亿元,同比增长10.5%,增支2.13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8.7%。
全省支出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24.93亿元,同比增长9.5%。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73亿元,同比下降71.9%,减支17.27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支出完成6.48亿元,同比下降19.4%,减支1.56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级完成2.44亿元,同比下降87.4%,减支16.89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36.3%。六县(市)完成4.29亿元,同比下降8%,减支0.37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63.7%。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二月份,市财政在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作下,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研究形势、调整方式,按照“序时推进、平稳运行”的原则,明确月度目标任务,强化对县(市)区的督促指导,同时,做好税源分析研判,逐笔逐项精准推进,确保应收尽收,受上年低基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疫情得到遏制叠加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大幅提升,经济稳步恢复。
(二)工业支撑作用明显。1-2月份,全市工业企业地方级税收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税收增幅7.1个百分点,占地方级税收的比重为44.6%。分行业情况看,采矿业完成0.28亿元,同比增长26.9%;制造业完成6.08亿元,同比增长22.2%;电力、热力等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26.5%。从重点税源看,其中:龙蟒佰利联纳税额3606万元,增收1181万元,增长48.7%,主要是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中股息红利税金增加;上岛智慧供应链纳税额4771万元,增收2955万元,增长162.6%,大咖食品纳税额3489万元,增收1360万元,增长63.9%,主要是全国店面进一步扩容;千业水泥纳税额2447万元,增收1425万元,增长139.5%,主要是固定资产抵扣较上年同期减少,企业所得税增收;万方铝业纳税额4558万元,增收3515万元,增长336.9%,主要是电解铝售价上涨,营业收入增加。
(三)第三产业持续复苏。全市第三产业地方级税收完成7.42亿元,同比增长3.4%,但较2019年同期下降17.6%,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分行业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38.4%;金融业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11.3%;房地产业完成2.23亿元,同比下降25.3%。从重点税源看,其中:烟草公司纳税额1.71亿元,增收5867万元,增长52.2%,主要是上年度消费税缓缴;鸿发金属废品回收纳税额3751万元,增收3482万元,增长1291%,主要原因是增值税今年达到开票要求,业务量增加;交通银行焦作分行纳税额763万元,增收425万元,增长125.4%,主要是增加销售黄金业务;东方今典房地产开发公司纳税额590万元,减收621万元,下降51.3%;碧御置业纳税额556万元,减收619万元,下降52.6%。
(四)重点支出有效保障。继续坚持“三保”优先原则,有效保障了市县两级工资、运转及教育、社保等民生类支出。1-2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2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教育支出完成7.88亿元,同比增长15.4%,主要是工资及全国文明城市奖等;科学技术支出完成0.41亿元,同比增长180.8%,主要是增加对企业补助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96亿元,同比增长16.6%,主要是养老、公益岗及创业补贴、低保和困难群体生活补贴等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完成2.01亿元,同比下降45.6%,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其中拨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资金1000万元,确保6类重点人群顺利实施接种。
三、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重点任务,找准财政工作在大局大势中的方位和坐标,在“紧平衡”状态中,紧扣“积极的财政政策才是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兜牢“三保”底线,持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一是强化财政预期管理,按照实事求是、把握规律、平稳运行的原则,依法依规有序组织收入,坚持相机把控,加强财政收入分析的研判,不断挖掘开辟高质量的税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财政收入稳预期、有质量、可持续。二是及时批复2021年部门预算,压实预算单位主体责任,规范预算公开管理,加快预算分配下达,建立支付台账,提高财政支出均衡性,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管理,严控预算调整追加事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
(二)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一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格按照国家保障范围和标准,对县级预算编制进行审核,保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安排其他支出事项。二是全面压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动态研判自身“三保”风险状况,动态掌握、动态评估、动态处理,立足自身化解风险。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强化库款运行跟踪监测,协助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高、暂付款规模大、库款保障水平持续偏低的县区做好“三保”工作,有效避免风险传导,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三)服务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一是支持沿黄生态廊道、黄(沁)河“清四乱”、小浪底北岸灌区配套工程、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配套工程等建设,助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高地。二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有效投资的带动作用。
(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土地收入使用调整政策,争取更多的政府债券资金投资乡村振兴项目,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向市县延伸。二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摆脱贫困村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保障困难人口救助;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创建中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支持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