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要 分 析
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下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复工复产达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重点及民生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1、财政总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24.4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63.83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28.5%;上划省级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4.5%,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0.9%。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53亿元,为年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1.3%,增收2.06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级完成30.32亿元,为年预算的100.5%,同比增长1.7%,增收0.5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9.1%,其中:市直完成16.99亿元,同比增长0.3%;示范区完成13.33亿元,同比增长3.7%。四城区完成44.3亿元,为年预算的100.1%,同比增长3.2%,增收1.35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8%。六县(市)完成83.91亿元,为年预算的100.1%,同比增长0.2%,增收0.2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2.9%。
收入结构情况:税收收入完成99.33亿元,同比下降9.4%,减收10.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2.7%,其中:主体税种完成49.13亿元,同比下降4.5%,占税收的49.5%;小税种完成50.2亿元,同比下降13.7%,占税收的50.5%。非税收入完成59.2亿元,同比增长26.3%,增收12.3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3%。
全省收入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55.22亿元,为年预算的99.7%,同比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64.66亿元,同比下降2.7%,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6.5%。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9.39亿元,为年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1.5%,增收1.16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收入完成75.31亿元,同比增长1.7%,增收1.24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级完成41.74亿元,为年预算的108.8%,同比下降12.5%,减收5.97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52.6%。六县(市)完成37.65亿元,为年预算的92.3%,同比增长23.4%,增收7.13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47.4%。
(二)财政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6%,同比增长10.6%,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分级次情况: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0.7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8.6%,同比增长0.1%,增支0.12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7.6%,其中:市直完成75.23亿元,同比增长2%;示范区完成15.51亿元,同比下降7.9%。四城区完成54.8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6%,同比增长29.3%,增支12.43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6.7%。六县(市)完成183.3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6%,同比增长11.5%,增支18.8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5.7%。
全省支出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382.7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9%,同比增长2.2%。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59.8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0.9%,同比增长83%,增支72.51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支出完成61.68亿元,同比增长2.4%,增支1.46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级完成85.2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0.2%,同比增长57.6%,增支31.17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53.3%。六县(市)完成67.7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3.2%,同比增长106.7%,增支34.98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42.4%。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强化举措应对疫情,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减税降费政策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一季度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下降。为积极应对不利影响对财政收入的冲击,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建立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收入征管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财税部门收入调度会,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分析研判,强化收入征管,分级压实责任,坚持向内挖潜,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
(二)工业税收增速持续提升,行业支撑作用明显。2020年,全市工业地方级税收完成37.78亿元,同比增长3%,高于税收增幅12.4个百分点,占地方级税收比重为37.7%,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值税17.33亿元,同比下降0.2%,高于增值税增幅5.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地方级税收完成32.44亿元,同比增长1%,占地方级税收比重为32.4%,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行业地方级税收完成4.18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地方级税收比重为4.2%,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采矿业地方级税收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3.7%,占地方级税收比重为1.1%,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同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标准,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安全感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教育、社保、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累计完成257.59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1.1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3%,较2016-2019年分别提高1.9、1.4、1、0.8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047.2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
(四)专项债券争取创新高,推动基金支出增长。紧抓国家扩大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机遇,围绕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领域,提前谋划布局,强化政策宣讲和项目包装实操,做好项目储备,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推荐录入省级项目库,全年共争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81.65亿元,较2019年增加64.03亿元,增长364%;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159.84亿元,较2019年增加72.51亿元,增长83%,其中专项债券占政府性基金支出的比重为51.1%,推动基金支出增长93.5个百分点。
三、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准坐标定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做深做实“质量、效率、法治、出彩”落实年活动,深入实施 “四高”行动,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中心工作,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大力提质增效,统筹发挥各项财政政策的作用和资金使用效益,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服务重大战略重点工作实施。全力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沿黄生态廊道、黄(沁)河“清四乱”、小浪底北岸灌区、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配套等工程建设,助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高地;围绕“郑洛双圈”、“两山两拳”等重大战略,推进谋划高质量发展项目;围绕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业提质增效等。持续落实好更加积极有为的积极财政政策,健全完善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机制,充分发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作用,确保直达资金尽快惠企利民。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重调结构。一是组建收支、土地、债务、债券、乡村振兴等五个工作专班,定期收集研究上级政策信息,建立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明细清单,并分解至相关部门,坚持常态化向上汇报争取,有计划、有步骤争取项目和资金。二是稳固已有税源,紧盯重点税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增量税源,支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新基建经济发展,培育打造新的增长点和未来支撑点;密切关注上市企业股东股权转让,积极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处置,多渠道挖潜增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突出预算保障的重点和效益。一是全面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将“紧”的基调、“严”的要求落实到财政资金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二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资金来源,优先安排“三保”支出,坚决兜牢“三保”底线,落实国家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集中财力惠民生;三是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除“三保”外,所有项目安排与绩效目标挂钩,加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四)积极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加强对重点县区政府债务风险的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融资举债担保行为,加大对重大风险隐患的排查,提前谋划落实偿债方案,健全债务考核问责机制,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努力降低政府债务率,为争取新增债券夯实财力基础,拓展举债空间。强化库款管理,加强对县级库款的监控,科学合理调度国库资金,提高县级国库保障能力,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