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要 分 析
1-10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度持续加快,增速稳中有升,重点及民生支出保障较好,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
一、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1、财政总收入:10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88.2 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55.81亿元,同比下降7.5%,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29.7%。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2.39亿元,居全省第11位;完成年预算的84.6%,同比增长9.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8位。税收完成92.93亿元,居全省第11位;同比增长8.0%,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0位。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2%,居全省第12位。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完成25.6亿元,完成年预算的81.1%,同比增长7.6%,增收1.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9.3%。其中:市直完成15.02亿元,同比增长5.8%;示范区完成10.59亿元,同比增长10.2%。四城区完成36.26亿元,完成年预算的85.9%,同比增长10.7%,增收3.49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7.4%。六县市完成70.53亿元,完成年预算的85.2%,同比增长9.1%,增收5.9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3%。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4.48亿元,完成年预算的36.0%,同比下降59.0%,减收49.66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收入完成31.14亿元,同比下降61.4%,减收49.46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完成15.33亿元,完成年预算的24.0%,同比下降72.3%,减收40.03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44.4%。六县市完成19.16亿元,完成年预算的60.1%,同比下降33.5%,减收9.63亿元,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55.6%。
(二)财政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7.0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9.8%,同比增长11.1%,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0.1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1.0%,同比增长16.5%,增支11.35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0.0%。其中:市直完成67.08亿元,同比增长19.9%;示范区完成13.11亿元,同比增长1.7%。四城区完成35.0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3.4%,同比增长9.6%,增支3.06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1%。六县市完成151.8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3%,同比增长8.8%,增支12.22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6.9%。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4.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40.7%,同比下降25.4%,减支14.99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支出完成27.85亿元,同比下降49.3%,减支27.1亿元。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进度持续加快,增速稳中有升。10月份,受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和部分非税收入增收拉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增长17.5%,增收2.08亿元,拉动财政收入整体进度加快、增速回升。1-10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2.39亿元,完成年预算的84.6%,超时间进度1.3个百分点,进度居全省第13位,较上年同期提升2个位次;同比增长9.2%,高于年度目标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是5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较上半年、三季度增速分别回升1.1个和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较上年同期提升4个位次。
分级看,收入进度上,区级完成年预算的85.9%,县(市)级完成85.2%;收入增速上,区级增长10.7%,增收3.5亿元;县(市)级增长9.1%,增收5.9亿元;收入质量上,区级平均比重达到88.0%,县(市)级平均比重达到71.9%。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看,11个县(市)区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二)税收收入平稳增长,收入质量持续提升。1-10月份,全市税收完成92.93亿元,同比增长8.0%,较三季度增速回升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其中,主体税种完成43.84亿元,同比下降2.1%,减收0.94亿元;小税种完成49.09亿元,同比增长18.9%,增收7.81亿元,拉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4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2%,较三季度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较上年同期占比提升3个位次。
分税种看,13个税种中有6个增长7个下降,增收的税种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增长4.2%,增收0.4亿元,主要是房地产业汇算清缴税款增收0.37亿元;资源税增长26.8%,增收0.29亿元,主要是水资源税增收0.19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67.4%,增收6.97亿元,主要是清理欠税及南水北调工程缴纳税款;土地增值税增长38.3%,增收3.57亿元,主要是南水北调绿化带拆迁项目及旧房转让缴纳税款;环境保护税增长6.4%,增收275万元,主要是环境保护税上年4月1日起开征,同期基数较小。减收的税种主要是:受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影响,增值税下降1.5%,减收0.42亿元;个人所得税下降27.4%,减收0.83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5.5%,减收0.21亿元;耕地占用税下降8.7%,减收0.74亿元;受土地交易低迷影响,契税下降46.1%,减收2.2亿元。
(三)第二产业税收增速趋缓,建筑业增长较快。1-10月份,全市第二产业地方级税收完成40.19亿元,同比增长7.6%,较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分别回落30.7个、3个和1个百分点,增速逐月趋缓。工业税收完成32.06亿元,同比下降4.0%,减收1.35亿元,下拉地方级税收增长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完成27.69亿元,同比下降0.7%,减收0.21亿元,主要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减收0.81亿元,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减收0.78亿元;采矿业完成0.98亿元,同比下降30.5%,减收0.43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3.39亿元,同比下降17.4%,减收0.71亿元。
建筑业税收完成8.13亿元,同比增长106.2%,增收4.19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4.8个百分点,占全部地方级税收的比重为8.8%,较上年同期占比提高4.2个百分点。
(四)第三产业税收带动力增强,房地产业拉动作用明显。1-10月份,全市第三产业地方级税收完成51.99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自6月份以来逐步回升,增收3.32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3.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7.25亿元,同比增长13.9%,增收2.1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2.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税收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31.0%,增收0.54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0.6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231.3%,增收1.12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1.3个百分点。
(五)财政支出持续增长,重点及民生支出保障较好。1-10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7.0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9.8%,超时间进度6.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1.1%,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其中:民生领域财政支出195.55亿元,同比增长1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2%,较上年同期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核算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八项支出累计完成210.25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
三、工作建议
后两个月,财政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作为、迎难而上,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坚定信心,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从数据上看,我市收入进度持续加快,增速稳中有升,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政策上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郑焦一体化等政策为我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从资金上看,我市申报的政府债券项目和规模较上年大幅提升,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将坚定信心,增强定力,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不断推动财政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二)紧盯目标,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一是紧紧围绕收入目标,每周召开财税部门收入调度会,细化工作方案,及时将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分包督导组和县(市)区,建立市县、部门间相互协作的收入征管联动机制,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二是按照财政收入考核办法的要求,着力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严格兑现各项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各级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三是在确保完成全年收入预算的基础上,梳理排查新增税源,尽可能扩大收入规模,提升收入位次。
(三)分析形势,切实加强重点税源征管。一是高度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跟踪财税政策调整动向,协调税务部门积极争取免抵调库和省级分配税款等指标。二是深入开展社会综合治税,把清理整顿个体加油站、医药零售店、物流行业、专业市场等做为治税重点。三是协调施工企业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发挥项目主管单位和财税部门的联动作用,确保有效投资按税率转化为税收。四是加强优势企业的税收监测,高度关注上市企业股权变更动向,帮助企业解决并购、重组、法人股解禁过程中税收就地缴纳等问题,确保发展势头较好的骨干企业和新增税源户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四)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建设性项目规模,加强资金调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二是严格预算追加程序,年度内不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实行更为严格的盘活存量资金制度,对当年执行不力的预算及时调整用于亟需领域,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实行预算绩效评价全覆盖,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及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绩效责任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