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财政局网站!

许宏才: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还在路上

        2019年9月19-20日,2019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财政部预算司、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

        本次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以“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为主题,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国际最新发展趋势、中国预算绩效管理的进展和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

        开幕式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发表了主旨演讲。

        他说,提高绩效是人类一切活动共同追求的目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们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性,克服困难,持续推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努力使每一笔财政资金分配合理、使用到位,发挥效益。"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此次国际研讨会是世界银行“现代财政制度与国家治理”技援项目下的一项活动,由财政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主题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旨在打造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全球交流对话平台,推动各国预算绩效管理实践者、改革者、研究者分享知识、交流经验。

        希望与会专家和各位嘉宾能够畅所欲言,探讨真知灼见,为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现代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随后在OECD成员国及其他国家广泛推广实施,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财政改革潮流。

        各国近四十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虽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绝大多数国家在绩效预算管理改革中所做出的努力都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在预算透明度提升和预算责任追究方面的效果明显,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此外,近年来各国广泛实施的支出审查在削减低效无效支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本世纪初,我们就结合中国实际开始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索。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部门制定出台了绩效评价制度办法,北京、广东、江苏、湖北等地都在绩效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实践为当前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5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将“讲求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对预算绩效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一重要论述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体现了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2018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这是中国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是我国新时期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

        《意见》明确要求,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实施一年来,财政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中央层面:所有中央本级项目、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都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中,中央部门对所有本级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行“双监控”;年度终了,中央部门和地方对照年度绩效目标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实现了预算绩效全过程闭环管理。

        中央财政还建立了重点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加强结果应用,推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进完善政策。

        在地方层面,《意见》出台后,各地区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地方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涌现出一批可供借鉴的绩效管理新举措、新方法。

        譬如,北京全面实施事前绩效评估,探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浙江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用于急需支持的重点事项,推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广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共性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此外,2018年全国扶贫项目资金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不仅解决扶贫项目资金“最后一公里监管难”的问题,也为市县层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提档加速,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有五级政府,预算规模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既是举世创举,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譬如,市县政府部门的预算绩效意识和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宣传培训任务还很重,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绩效目标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绩效自评不够严格规范、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不足,绩效责任约束作用不强,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的硬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等。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从目前情况看,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能将超过年初预计的2万亿元,在企业受益的同时,政府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减缓,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把低效无效资金省出来用于急需的领域,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定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推动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加强预算绩效信息系统集成和深度挖掘利用,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执业质量监督管理,使预算绩效管理有章可循。

        二是落实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赋予部门更多的自主权,强化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财政部门也要对部门和单位加强指导和培训,共同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预算结果的约束性。

        三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本身提质增效。持续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化水平,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全周期跟踪问效,对交叉、重叠、执行率不高、效益低下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压减,杜绝任性花钱。

        四是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和约束。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大力推动绩效信息公开,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渠道。通过社会公众监督,倒逼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不该花的钱省下来。

        女士们、先生们!

        提高绩效是人类一切活动共同追求的目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还在路上,我们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性,克服困难,持续推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努力使每一笔财政资金分配合理、使用到位,发挥效益。

        在改革的过程中,希望国际上的同行和专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谱写新时代全球政府治理和预算绩效管理精彩华章!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大家在北京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