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要 分 析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有关要求,强化收支管理,狠抓收入质量,财政收支实现平稳增长,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预期目标。
一、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1、财政总收入:6月份,全市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115.83 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35.81亿元,同比下降7.4%,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30.9%;上划省级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33.2%,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1.1%。全口径税收完成91.52亿元,同比增长1.7%。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72亿元,居全省第11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完成年预算的50.3%,同比增长8.1%,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税收完成55.57亿元,居全省第11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长8.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6%,比全省平均税比高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完成14.86亿元,完成年预算的47.0%,同比增长7.7%,增收1.07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8.9%;其中:市直完成8.63亿元,同比增长7.6%;示范区完成6.23亿元,同比增长8.0%。四城区完成21.49亿元,完成年预算的50.9%,同比增长6.6%,增收1.33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7.3%。六县市完成42.37亿元,完成年预算的51.2%,同比增长9.0%,增收3.5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8%。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13亿元,完成年预算的14.8%,同比下降55.4%,减收17.54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收入完成12.7亿元,同比下降56.1%,减收16.24亿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8.4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65.3%,同比增长16.5%,比全省平均增速高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较上年同期提高7个位次。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9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49.4%,同比增长28.8%,增支10.5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6.3%。其中:市直完成37.8亿元,同比增长34.4%;示范区完成9.18亿元,同比增长10.0%。四城区完成24.1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0.1%,同比增长16.5%,增支3.42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6%。六县市完成107.3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4.7%,同比增长11.8%,增支11.3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1%。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3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4.8%,同比增长14.1%,增支3.02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支出完成16.18亿元,同比下降11.9%,减支2.18亿元。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顺利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上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年初预算目标,将组织财政收入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做好财政收入形势分析,合理调度财政资金,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全市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顺利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增速指标、质量指标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72亿元,居全省第11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完成年预算的50.3%,同比增长8.1%,超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6.3%)高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税收完成55.57亿元,居全省第11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长8.2%,比全省平均增速(6.7%)高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较上年同期提高3个位次。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6%,比全省平均税比(70.4%)高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位次。
(二)受减税政策影响,税收收入增速持续回落。随着增值税改革的实施推进,减税政策效果进一步体现,5月、6月当月全市税收同比下降0.5%、1.1%。1-6月份,全市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一季度、4月、5月分别回落12.9个、4.7个和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减税政策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增值税税率下调影响,1-6月份全市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7.3%,减收0.9亿元,下拉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二是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和专项扣除因素影响,1-6月份全市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24.2%,减收0.51亿元,下拉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三是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影响,1-6月份全市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分别同比下降27.3%、1.7%、1.4%,合计减收1.7亿元,下拉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个百分点。
(三)第二产业税收增速趋缓,建筑业增长较快。1-6月份,全市第二产业税收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一季度、4月、5月分别回落27.7个、18.7个和7.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完成18.69亿元,同比下降5.5%,减收1.1亿元,下拉地方级税收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值税完成9.11亿元,同比下降8.7%,减收0.87亿元。分行业看,制造业完成16.33亿元,同比下降1.8%,减收0.3亿元;采矿业完成0.54亿元,同比下降52.5%,减收0.6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1.82亿元,同比下降9.2%,减收0.2亿元。
建筑业税收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130.7%,增收3.46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6.8个百分点,占全部地方级税收的比重为10.9%,较上年同期占比提高5.7个百分点。
(四)第三产业税收增速提升,房地产业拉动作用明显。1-6月份,全市第三产业地方级税收完成31.1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月提升1.1个百分点,增收2.46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4.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实现税收9.1亿元,同比增长22.9%,增收1.69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3.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税收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11.8%,增收0.13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0.2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285.9%,增收0.92亿元,拉动地方级税收增长1.8个百分点。
(五)财政支出持续增长,重点及民生支出保障较好。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着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狠抓支出进度,及时拨付教育、城乡社区、交通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较好的保障了各项重点和民生支出。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8.48亿元,同比增长16.5%,比全省平均增速(12.8%)高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较上年同期提高7个位次。其中:民生领域支出124.55亿元,同比增长20.1%,较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8%,较上年同期占比提高2.2个百分点。核算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八项支出累计完成145.6亿元,同比增长16.6%,比全省平均增速(14.4%)高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忧、稳中有变,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温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受减税降费影响和环保等刚性制约,经济运行面临着工业下行、投资回落、财税减收等多重压力,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一)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较大。1-6月份,全市各项政策性减税影响地方级税收5.91亿元,占地方级收入的比重达10.6%,相应拉低税收收入增长11个百分点。特别是从4月1日起将制造业税率由16%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税率由10%降至9%,由于我市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税收占地方级税收的比重高于省内多数地市(以2018年数据为例,我市制造业税收占地方级税收的比重为31.3%,新乡市27.3%、许昌市30.1%、安阳市29.6%、平顶山市17.8%、开封市19.5%、商丘市9.7%),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更大。
(二)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经济指标看,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增速较一季度、4月分别回落0.7个、0.6个百分点,工业项目同比减少22个,工业投资下降2.8%,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下降1.0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呈回落态势。从重点税源看,1-6月份,风神轮胎实现税收1.62亿元,同比下降20.7%,减收0.42亿元;龙蟒佰利联实现税收0.83亿元,同比下降41.5%,减收0.59亿元;焦煤集团实现税收0.79亿元,同比下降40.9%,减收0.55亿元;江河纸业实现税收0.64亿元,同比下降17.2%,减收0.13亿元;中原内配实现税收0.5亿元,同比下降27.5%,减收0.19亿元;万方铝业实现税收0.23亿元,同比下降46.4%,减收0.2亿元。
四、工作建议
下一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三季度财政收支管理工作,为完成全年收支目标奠定基础。
(一)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一是强化收支目标管理,着力提高收入质量。科学精准测算收支目标,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征管部门、县(市)区和责任人,坚持日统计、周调度的工作方法,及时解决财税运行中的问题,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稳增长。二是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增强市场发展后劲。把大规模减税降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建立督促考评奖惩机制、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做深做实,把减税降费政策加快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实打实享受到减税政策的红利,切实增强发展后劲。三是要加强收入征管,努力做好财力保障。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该减的坚决减到位,该收的坚决收上来,最大限度减少收入缺口。健全部门之间、市与县区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更大范围实现收入协同和统筹。完善综合治税综合数据平台,加强税源分析和研判,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
(二)抓好重点任务落实。一是坚决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照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的风险化解实施方案,细化制订年度目标和化解计划,认真落实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分类施策,因地施策,一债一策,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二是持续支持精准脱贫。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实现“两个高于”目标,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保障。据实足额安排小额扶贫信贷保险补贴和风险补偿金,综合利用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财政激励政策,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支持脱贫攻坚。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扶贫专项资金足额稳定投入机制,确保市县两级投入均达到上级考核标准。三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加快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健全机制,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落实“四水同治”要求,支持推进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生态保护项目、九渡水库等十大重点水利工程,支持开展清河行动和河道提升工程。
(三)加大保障民生力度。一是坚决兜牢兜紧“三保”底线。严格落实全省做好县级保工资专题会议精神,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积极盘活各类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三保”资金需求,坚决把关于扎实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相关措施执行到位。二是要积极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国家普惠性就业创业政策,确保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继续支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去产能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三是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筹资金,算细账,确保政策如期落实。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