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焦作市财政局网站!

2015年1-7月财政预算执行简要分析

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止跌回升,缓中趋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稳增长,财政收支总体运行平稳。

一、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2015年7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7月份,全市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16.11亿元,增长4.7%;按财政部明确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测算口径,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4.19亿元,增长24.1%。

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26亿元,增长31.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66亿元,增长17.1%;非税收入2.6亿元,增长103.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13亿元,下降8.8%。

(二)2015年1-7月份财政收入情况

1、财政总收入:1—7月份,全市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99.78亿元,下降18.6%。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27.63亿元,下降10.2%,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27.7%;上划省级收入1.23亿元,下降58.1%,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1.2%;地方财政收入70.92亿元,下降20.2%,占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的71.1%。

按财政部明确的地方财政总收入测算口径,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8.74亿元,下降1.2%。其中,上划中央四税24.25亿元,下降7.0%,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7.3%。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49亿元,占年预算的55.9%,增长1.1%,增收0.7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72.7%。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完成23.32亿元,占年预算的59.5%,超出时间进度1.2个百分点,增长11.4%,增收2.3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6.2%,其中,示范区完成5.24亿元,占年预算的55.8%,增长11.3%;四城区完成10.52亿元,占年预算的56.4%,低于时间进度1.9个百分点,增长0.6%,增收666万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6.3%;六县市完成30.65亿元,占年预算的53.3%,低于时间进度5个百分点,下降5.4%,减收1.74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7.5%。

收入结构情况:税收收入完成42.03亿元,占年预算的55.6%,下降2.1%,减收0.88亿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2%;其中:主体税种完成22.48亿元,下降10.5%,占税收收入的53.5%;小税种完成19.55亿元,增长9.9%,占税收收入的46.5%。非税收入完成22.46亿元,占年预算的56.5%,低于时间进度1.8个百分点,增长7.6%,增收1.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4.8%。

分部门征收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49亿元,增长1.1%。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税收9.2亿元,增长4.4%,增收0.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4.3%;地税部门组织税收32.84亿元,下降3.7%,减收1.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0.9%;财政及其他部门组织收入22.45亿元,增长7.6%,增收1.5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4.8%。

全省收入情况: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63.21亿元,占年预算的57.9%,增长8.4%。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居全省第10位,占全省收入的3.7%,增速居全省第16位,较全省地市级平均增速(7.7%)低6.6个百分点。全省税收收入完成1264.28亿元,增长5.8%,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7%。我市税收收入规模居全省第10位,占全省税收收入的3.3%,增速居全省第14位,较全省地市级平均增速(5.2%)低7.3个百分点,税收比重居全省第16位,较全省地市级平均比重(72.2%)低7个百分点。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43亿元,占年预算的13.3%,低于时间进度45个百分点,下降74.3%,减收18.64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4亿元,下降81.3%。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完成3.92亿元,下降66.5%,减收7.79亿元;四城区完成0万元,下降100%,减收762万元;六县市完成2.51亿元,下降81.1%,减收10.77亿元。

(三)2015年1-7月份财政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7.35亿元,增长4.2%,增支4.33亿元。

分级次情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43亿元,增长1.4%,增支0.4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3%,其中市直完成28.9亿元,增长0.7%;示范区完成6.53亿元,增长4.4%。四城区完成12.39亿元,增长5.1%,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5%。六县市完成59.53亿元,增长5.8%,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5.5%。

全省支出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62.07亿元,增长15.6%。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居全省第14位,占全省支出的2.9%,增速居全省第18位,较全省地市级平均增速(14.8%)低10.6个百分点。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84亿元,下降56.6%,减支16.72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三项土地支出10.68亿元,下降56.8%,减支14.05亿元。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止跌回升,缓中趋稳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下行压力不断增加的形势,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29条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2条意见、支持住房公积金住房消费26条措施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八大专项行动计划,到6月份,各项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止跌回升,缓中趋稳,各项指标提升晋位,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4.49亿元,完成年预算的55.9%,同比增长1.1%,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其中7月当月完成10.26亿元,同比增长31.3%,为本年单月的最大增幅。

(二)税收降幅持续收窄,小税种拉动作用明显。1-7月份,全市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2.03亿元,下降2.1%,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收窄16.8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2%,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其中主体税种完成22.48亿元,下降10.5%,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收窄3.8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小税种完成19.55亿元,增长9.9%,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提高35.3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增收1.76亿元,拉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个百分点,主要为耕地占用税增收3.74亿元,增长91.6%。

(三)工业税收降幅低于税收降幅,三产税收降幅与税收同步,建筑业税收降幅较大。1—7月份,全市工业税收累计完成29.5亿元,下降1.3%,高于全口径税收增幅2.3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占全口径税收的比重为42.9%,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洗选业对工业税收增速造成较大影响,煤炭开采税收同比下降48.8%,减收2.2亿元,拉低工业税收增幅7.4个百分点,占全口径税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下降为3.4%;制造业税收增长4.2%,拉高工业税收增幅3个百分点,占全口径税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0%上升为32.5%,尤其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税收同比增长61.3%,增收1.6亿元,拉高工业税收增幅5.4个百分点,占全口径税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7%上升为6.2%。三产税收下降3.7%,与全口径税收增幅基本同步;其中金融业税收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6%,增收0.9亿元,占全口径税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9%上升为9.5%;房地产业税收降幅较大,同比下降43.9%,减收4.7亿元,拉低三产税收增幅13个百分点,占全口径税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5%下降为8.8%。建筑业税收下降17%,减收0.9亿元,占全口径税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2%下降为6.2%。受耕地占用税增长较快影响,房地产行业相关税收降幅趋缓,1—7月份房地产行业相关税收累计完成20.5亿元,下降4.9%,其中耕地占用税增长91.6%,增收3.7亿元,拉高房地产行业相关税收增幅17.4个百分点,契税下降53.7%,减收1.2亿元。

(四)非税收入平稳增长,支撑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1-7月份,全市非税收入累计完成22.46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5.9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增收1.58亿元,拉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分项看:专项收入完成2.06亿元,增长31.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4.3亿元,增长7.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6.45亿元,增长2.1%;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6.98亿元,增长12.8%。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基本正常,部分支出项目增幅不高或下降。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7.35亿元,同比增长4.2%,较上月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民生支出74.92亿元,下降0.0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8%,减支382万元。分科目看,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3亿元,增长16.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6.07亿元,增长17.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24亿元,增长3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14亿元,增长45.9%;另外,部分支出项目下降较大,其中:交通运输支出4.76亿元,下降53.4%;住房保障支出2.93亿元,下降33.6%;科学技术支出1.7亿元,下降14.9%;农林水事务支出8.73亿元,下降11.8%;节能环保支出0.7亿元,下降11.3%;教育支出15.32亿元,下降4.2%。

三、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形势较为严峻,各级财政部门要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继续加强收入征管,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财政收支稳定增长。

(一)强化财政职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各级财政部门一是要加快落实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针对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问题;二是要努力扩大投资需求,把扩大投资与增长发展后劲结合起来、与调结构转方式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重点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重点项目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三是要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统筹使用财政涉企资金,集中支持解决制约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二)强化收入征管,严格依法执行征管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主动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加强重点行业收入形势分析,在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四个坚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税收分析监控,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及时足额把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税收收入上来;要高度关注非税收入,坚持依法足额征收和治理乱收乱罚相结合,加强对各单位上缴非税收入情况的监督检查,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密切关注有关经济指标和市场形势变化对经济发展、税收收入的影响,及时发现和解决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大税收征收力度。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分析,努力提高重点税源企业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率。

(三)加强支出管理,切实加快支出进度。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加强对县区支出进度的督促指导。对于年初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特别是民生和涉企资金,在9月底前仍不能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的,建议全部收回预算统筹安排;需要据实核拨的,可采取先预拨、后清算方式下达。各部门以前年度结余结转资金要在9月底前要全部支出,不能形成支出的,建议全部收回预算统筹安排。三季度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75%以上,全年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95%以上,12月份财政支出占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进一步降低。